在华售价腰斩后,OATLY想要剥离中国市场了,oatly 中国
OATLY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Flatin表示,过去几年,大中华区业务显著提升,实力持续增强。“在大中华区业务重塑后,是时候退一步思考、评估如何加速其发展并最大化其价值。
而这一消息在正式公布的一周前就已经小范围传播。不过,当时外媒报道称,OATLY业务的拆分源于对中国消费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关税战的风险。
OATLY剥离大中华区的业务到底是主动进化,还是被动求生?
2017年,OATLY进入美国市场,通过咖啡馆包围零售的策略,入驻美国2500家精品或小型连锁咖啡馆带火燕麦奶。同时,在英国、德国,OATLY也如法炮制,顺利开拓欧洲大陆。
但囿于消费者对OATLY的认知度较低,张春曾在采访中透露,在ole超市一天只能卖出2-3盒。之后,OATLY也选择了美国从咖啡馆入局的策略,开始进入由华润控股的太平洋咖啡,并进一步与精品咖啡厅合作,到2018年底,OATLY在中国合作的咖啡馆已拓展至上千家。
OATLY迅速迎来在华的快速发展期,在B端和C端同时“开花”。
2018年双11,OATLY在天猫开创了“植物蛋白”品类专场,11分钟售罄5000箱产品,通过线上铺C端。2020年,星巴克中国开始启用OATLY,更是进一步提升了OATLY的知名度和业绩表现。2021年第一季度,OATLY在亚洲的增速高达424.6%,中国市场是驱动亚洲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之后,OATLY在2021年还安徽马鞍山建立了首座工厂,涵盖燕麦奶及相关衍生产品,解决了之前依赖进口的瓶颈。据悉,该工厂预计年产1.5亿升燕麦基产品,能覆盖中国80%的需求。
此外,从业绩层面,2020-2024年,OATLY大中华区营收分别为4745.2万元、1.12亿美元、1.25亿美元和1.1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OATLY大中华区收入为5695.5万美元,同比增长12.5%;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98.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情况大幅好转。
wind
剥离逐渐盈利且运营已经相对独立的大中华区市场,这也似乎说明OATLY与星巴克、哈根达斯和Pandora因业绩承压而试图剥离中国市场不尽相同。
乳品独立分析师宋亮向观察者网表示,这或许与OATLY在中国的盈利能力有关。他透露,在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OALTY的毛利率远高于中国市场,“OATLY大中华区市场现在的体量仍旧只有1亿美元,甚至可以说,中国市场的盈利对OATLY整体的业绩贡献不大。”
观察者网发现,目前在淘宝渠道上OATLY的现在的售价大概在16元/L上下,较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的售价几近腰斩,甚至比部分等量的牛奶价格还要低。但有消费者向观察者网表示,在欧洲OATLY的售价通常在2.5-3欧元之间,但同样规格的牛奶价格几乎只有OATLY的一半。
降价的背后是OALTY大中华区的自建工厂和采购本地燕麦。除了马鞍山工厂投产使燕麦奶成本下降了20%外,OATLY还提升了本地燕麦采购的比例从2021年工厂投产初期的不足20%提升至2025年的45%。有媒体报道称,目前OATLY基础款燕麦奶已经实现60%原料本土化。
有分析人士表示,降价会给品牌带来短期利好,但长期反而对OATLY高端定位有所稀释,削弱其“环保”、“高端生活方式”的标签。同时,也进一步让OATLY陷入增量不增收、增收难增利的困境。
宋亮认为,OATLY试图剥离大中华市场的核心原因还是中国市场不太乐观。2025年2月,OATLY宣布停止建设第二家中国工厂,尽管当时Flatin一直在强调OATLY与大中华区关键客户和合作伙伴关系稳定,且仍旧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但这可能意味着OATLY对中国市场的增长已经有所保留。
还有业内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从中国业务的估值就能看出其“含金量”。2024年,OATLY大中华区全年收入为1.15亿美元,如果假设行业平均市销率为2-3倍,那OATLY大中华区的估值应该在2.3-3.45亿美元之间,而按2亿美元的估值来算,市销率只有1.74倍。
不得不提的是,Verlinvest执行董事Raphael Thiolon曾在采访中透露,公司早在2014年前后就已经开始与OATLY接触,当时OATLY已经准备大举扩张,但目标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并不想进军亚洲市场。
1、截至7月26日20时,全国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兔子一个月大可以洗澡吗
2、文化中国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跟着护照游中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意义
3、淘宝买到假货,而且淘宝官方据不处理,应该怎么办?难道真的无法处理淘宝假货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