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风控、资负端迎“大考”,复星保德信人寿高管换防能否翻新篇?

时间:2025-07-28 12:28 作者:我们大家

风控、资负端迎“大考”,复星保德信人寿高管换防能否翻新篇?



2024年复星保德信人寿今年以来高管人事变动不小。

文/每日财报 栗佳

作为复星系旗下在国内保险市场最重要的两家险企之一的复星保德信人寿,今年以来在高管人事方面都经历了不小的变动。

先是在今年4月11日,胡宇晓复星保德信人寿总经理助理资格获监管放行,紧接着,4月24日,曾明光复星保德信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也正式获得监管核准。仅过了不到两个月,6月16日,胡宇晓第二份任职也已核准,正式获批出任该公司首席合规官一职。

同时,近日《每日财报》观察到,根据复星保德信人寿官网最新披露的高管人员任职信息显示,自2022年11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银保渠道的朱旗已悄然离任,退出了高管名单之列,而作为“接棒者”,新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CIO)邹万红已于2025年7月正式履新。

从近期两次职务变动来看,复星系对于复星保德信人寿的风控和投资管理两端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其中,半年不到,胡宇晓就被连续任命了复星保德信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合规官两个核心管理职务,负责法律合规、风险管理和科技相关工作。而如今新赴任的邹万红,则是全盘接手投资管理职能。

这大概也说明了,在复星保德信人寿董事会看来,两者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与公司目前经营战略方向高度契合,需求匹配度也较高。

这两次职务变动也注定了复星保德信人寿的2025年并不平坦。那么,目前该公司的风控和投资管理端情况到底如何?尤其是新晋董事长曾明光的履新,又会给复星保德信人寿带来何种变化呢?


胡宇晓晋升履新,

能否破局合规力不足难题?

根据履历,1981年出生的胡宇晓,拥有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职业生涯横跨监管机构与商业领域。其早期曾在原中国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履职,后陆续任职于蚂蚁集团支付宝保险平台、国泰财险等机构,长期深耕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经验。

2024年底,胡宇晓以外部引进高管身份加入复星保德信人寿,初始担任合规临时负责人。这一任命既体现了董事会对其过往专业能力的认可,也反映出对其适应新环境的审慎观察,"临时"头衔的设定,为后续考核留出空间。

经过阶段性评估后,胡宇晓职位迅速升格为总经理助理兼首席合规官,标志着其业务执行能力与跨部门协调水平已全面通过公司管理层考核。

复星保德信人寿近年面临的合规挑战,或是促成此次人才引进的关键动因,也让公司逐渐意识到合规管控的重要性。数据显示,2023年复星保德信人寿因未按规定使用备案保险费率、误导性宣传等问题,被处以262万元的重罚。

此后,虽然总公司层面未再出现较大数额的监管处罚,但多家分支机构却相继暴露操作违规问题。比如,今年2月份,江苏分公司因“业务数据不真实”的违规行为,被监管处以35万元罚款,时任总经理王景科也被警告并处以7万元罚款。紧接着,在6月16日,复星保德信人寿山东分公司因“编制虚假文件资料”被罚11万元,相关责任人同步受罚7万元。

尽管复星保德信人寿合规建设在经历重罚后,当前罚款数额变小了,似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能否持续仍需观察。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目前金融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复星保德信人寿所面临的合规风险已成为制约自身稳健发展的潜在隐患,亟需建立更具前瞻性的风控体系。

可以这么说,此次胡宇晓履新,显然折射出复星保德信人寿强化合规管理的战略转向,其兼具监管视角与市场实操经验的跨界履历,或将成为重构该公司合规架构的重要推力。面对持续升级的监管要求,如何将传统风控模式升级为智能化、全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将是胡宇晓任职期间的核心命题。


跨界“老将”邹万红出任副总,

能否稳住投资端?

如今顺利履新并同时负责复星保德信人寿投资管理相关工作的副总经理邹万红,其能否在投资端上做出成效来反哺于业绩增长,同样备受市场关注。

据公开资料,1976年出生的邹万红,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职业生涯横跨证券与保险领域,兼具买方与卖方视角。2008至2021年,邹万红先后在方正证券、东北证券、吉祥人寿(现更名为财信人寿)等单位工作,历任行业研究员、投资经理、投资高级经理、部门副总经理、部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部门总经理等职。

值得注意的是,复星保德信人寿总经理一职仍空缺,这意味着在现管理层中,邹万红将与副总经理(常务)兼总精算师田鸿榛共同构成公司管理层"双副总引擎",为"负债-资产"双轮协同驱动保驾护航。

从经营业绩层面来看,复星保德信的经营状况一直都不佳,从成立到2023年均是以亏损收场,直到2024年才首次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盈利1.17亿元,结束了长达12年的亏损困境。


扭亏为盈背后,得益于两点,一是保费端的强势爆发,实现连续两年翻倍式增长。2024年其实现保费收入92.51亿元,较上年同期暴增112.86%,新业务价值实现200%的增长;二是投资端出色表现赋能。2024年复星保德信的综合投资收益率高达9.36%,远超过行业7.45%的平均水平,并且近三年平均收益率也达5.21%,投资收益也从6.55亿元攀升至8.59亿元。

对此,复星保德信人寿也表示称,此番达成盈利里程碑,主要得益于保险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以及在投资领域的亮眼表现。同时,公司通过严控成本,强化投产效益,不断优化费用投入结构,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为盈利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不过,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本质决定了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复星保德信靠投资端拉动盈利增长模式具有很大的不稳。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复星保德信人寿实现保费收入25.2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24.5%;净利润亏损0.5亿元,不过相较去年同期亏损1.28亿元的表现,亏损幅度已显著收窄,公司盈利能力或仍在加强。亏损的原因或也与投资端承压有关,同期其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降至了0.71%、-0.2%。



产品及服务端:

压力不小,面临重大考验

如果说此次邹万红的履新会给复星保德信人寿的投资端带来更不一样的看点,那么正式获批上任不久的新掌门曾明光,则是需要面对公司产品及服务高质量增长难题。

先来看产品方面。历年财报数据显示,近三年(2022-2024年),复星保德信人寿传统寿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7.77亿元、36.29亿元、71.57亿元,所占当期总保费的比重常年超70%,分别达72.57%、83.49%、77.37%。

我们知道,随着市场利率下行和监管部门多次下调普通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传统储蓄型产品吸引力下降。而复星保德信人寿目前仍以保障和储蓄功能为核心的传统寿险,产品销售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波及影响。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复星保德信人寿2024年保费收入暴增,但其中大部分源于2019年销售的5年期高利率产品到期给付压力下的“抢闸”销售。这些产品预定利率普遍在3.0%以上,而当前行业预定利率持续下降,意味着新旧产品利差倒挂可能形成“利差损”风险,进一步加剧其负债压力。

当然,复星保德信人寿管理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做了应对。根据2024年财报数据,去年该公司突然迅速加大了对分红险的投入力度,取得了17.35亿元保费收入的好成绩,而要知道,在2023年其分红险的保费规模才仅为3.63亿元,相当于一年时间增长了近乎5倍,所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也从仅有的8.36%大幅攀升至18.76%。


可想而知,在利率不断走低,传统寿险的刚性兑付属性在投资端收益下滑时极易引发利差损;而浮动收益型产品分红险的“保底+分红”设计,不仅能降低利率下行险企刚性兑付的压力,又能通过分红给予客户更多投资回报想象空间的现实境遇下,将分红险作为主打产品销售,无疑凸显出该公司管理层在产品战略转型上的强烈决心。

只不过,利率下行情况下推广分红型产品,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共识,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除了复星保德信人寿外,不仅有像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等多家上市头部险企明确表示要将分红险销售目标占比提升至50%以上,更有一些大中小型非上市寿险公司开始向分红险发力。

除此之外,当前分红险仍面临着产品同质化、营销人员专业性不足以及消费者接受度不高等多方面的挑战。

上述情况下,2025年1季度虽然复星保德信人寿继续主推分红型产品,但是效果可能并不如意,这或许也是前文提到的今年1季度其保费规模大幅下滑的另一大重要原因,侧面显示出分红型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

但展望未来,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成主旋律,预定利率下行趋势或将持续的情况下,浮动收益类分红险或仍是复星保德信人寿重点布局的产品方向。只不过,如何针对当下分红险同质化严重,营销人员专业度等痛点,设计推出差异化产品,或也是新掌门曾明光未来要直面的挑战之一。

再看服务方面。提到复星保德信人寿的业务情况,就很难不提及养老服务,近几年来,该公司背靠复星集团的养老机构建设资源与战略定力,一直在做“保险+康养”业务结合的探索,这也是当下其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策略之一。

作为复星系旗下最重要的两家国内人身险公司之一,复星保德信人寿主要服务于上海、北京、江苏等国内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该地区内客户的养老需求也最为强烈,因此在家庭康养服务市场上,该公司具有较大的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复星保德信自2012年运营首座养老社区以来,已形成活力养老、康复护理、社区居家三大成熟产品线,通过"自建+合作"的多维布局策略,建立起30余个康养服务节点,形成东部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辐射网络,提供养老服务已覆盖超过数千家庭。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催生较大养老市场情况下,未来我们预计该公司也会继续聚焦在养老服务建设上,争取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份额。

只不过,就目前康养赛道而言,各大险企都在该领域布局且模式“雷同”,一般采用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资格及保费挂钩的模式,促进保单销售。同时,复星保德信的体量与国内前排的寿险公司,如国寿、平安、太保等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在前排企业纷纷押注“保险+医疗+康养”的背景下,故而,新上任董事长曾明光想要在养老领域做更多突破,难度也较大。



新掌门+"双副总引擎",

确保改革战略进一步深入

综上而言,复星保德信人寿目前面对的挑战仍不小。再结合,公司现有的改革策略有一定效果,只是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的现实情况,复星保德信人寿需要一个了解公司改革战略,并能快速上手延续策略推进的掌门人。

此情况下,在复星体系内成长起来的高管曾明光,显然是不二人选。资料显示,曾明光有超过25年的保险行业从业经历,曾担任复星系旗下国内另一家寿险公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再往前,他还曾任中国大地保险监事、人身险部总经理等职务。

此外,曾明光还兼任复星健康科技的非执行董事,他的健康险运营经验将与复星保德信的养老社区资源形成协同效应,这种“产业+保险”的模式被业内认为是破解产品同质化困局的关键。

然而,该公司总经理职位却依旧悬而未决。2023年,原总经理陈国平因个人原因离职后,该职位便长期空缺,至今已悬置两年有余。在此期间,虽然常务副总经理田鸿榛曾短暂接任临时负责人一职,从2023年4月履职至9月,但是没过多久,该职位再无明确继任者,田鸿榛也未能正式转正为总经理。

由此可预见,在总经理空缺背景下,从复星系内部晋升上位的曾明光,会和邹万红、田鸿榛共同构成的"双副总引擎"管理格局进行深度搭档联动,将持续推动公司各项业务战略转型改革,并能尽快上手和做进一步深化,是否会如愿实现突破?还有待后续观察。


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Top

1、18年我们家开便利店,打印材料花了三百多,便利店 打印机

2、佛道两教的历史镜像:资源占有、社会角色与权力博弈,佛道两家的区别

3、传奇数学家生前最牵挂的谜题终获解,数学传奇人物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wxw59.cn/EHM/detail/xlfeip.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我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