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31 13:51 作者:精灵玄世
沈逸:基于强权的美式单边霸凌是一种新“经济殖民主义”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美国本届执政团队执意抛弃多边框架,热衷于通过双边谈判逐个解决贸易争端,以谋求美国利益最大化,宣称要以双边施压取代多边协议,认为美国在一对一谈判中享有更强势的筹码。这一思路下,美国在所谓“解放日”单方面挑起全球关税战,以威胁征收高额关税为杠杆,迫使贸易伙伴就范,分别与美国谈判达成了一系列贸易协议框架,包括对英国、日本、欧盟等在内的多个经济体各自让步妥协的协议。
其共同特征是,美国先单方面大幅提高要价(即征税威胁或惩罚性关税),在对方被迫坐上谈判桌后再做出所谓有限“让步”,以略低于先前威胁的关税水平成交,并要求对方额外提供巨额采购、投资等让利条件,从而使美方宣称获得“胜利”。正如有学者指出,美国此类做法,是一种新“经济殖民主义”,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
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展示签署的行政命令 视觉中国
2025年,美国再度动用“对等关税”策略,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式的高压威胁,如果不能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将对日本汽车等商品征收高达25%甚至更高的新关税。迫于最后期限压力,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国巨额“献礼”——包括未来三年对美投资和贷款总计5,500亿美元,用于协助美国建设半导体、医药等供应链,以及额外采购美国波音飞机100架、每年将对美防务采购提高至170亿美元等。
作为交换,美国将原定对日本汽车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税率从27.5%下调至15%,并把8月1日起针对日本其他商品的拟加征关税也从25%降至15%。美方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夸称“刚刚和日本签了史上最大贸易协议”。美方官员甚至直言,日本之所以获得15%的较低税率“是因为他们愿意提供这种创新的融资机制”,暗示其他国家难以复制这种让步。
日本首相石破茂对日美关税谈判协议作出回应
很明显,美国对日协议的结果并非彼此开放市场、降低壁垒的双赢,而更像是美国以关税相威胁索取“贡品”的范例,日本承诺巨额投资和采购,美国才部分收回成命。这种不对称的安排被评论者形容为恢复了美国单方面收益的“片面自由贸易”。尽管日本领导人对避免汽车税表示“满意”,但国际观察家普遍质疑这样单方施压下达成的协议能否持久履行。
同样的剧情也发生在欧盟身上。2018年起美国就针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并多次威胁对欧洲汽车加税,高举贸易战大棒迫使欧盟让步。直至2025年7月,在美国设定的最后期限前夕,双方经过艰苦谈判于苏格兰草草达成协议,以避免一场两败俱伤的跨大西洋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德国、意大利等主要出口国的政府首脑在松一口气的同时,对协议细节心存忧虑,强调仍需研判协议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正如德国一位评论人士指出的那样,欧盟此举实际上坐实了美国以退为进的霸凌策略——先通过威胁巨额关税制造危机,然后以部分收手的姿态让对方“感恩”于较低的税率,从而实现以实力胁迫获取经贸利益。美国总统公开得意地表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协议”,称欧盟增加对美采购将带来“巨大的合作”,并吹嘘这证明了自己的关税威胁战术的成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1、特朗普对俄施压助推油价上涨,背后原因不止这些……,特朗普向俄罗斯求援
3、可以从感情上理解对日本的仇恨,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大家对日本的仇恨主要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