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1800亿!恒瑞医药,“燃爆”!
恒瑞医药(600276.SH),市值狂飙!
7月28日,恒瑞医药放量涨停,成交额达到99.4亿元,是前一交易日的3倍多。
消息面上,恒瑞“出海”又有重磅进展:
公司当日早间公告,与GSK(葛兰素史克)达成12款创新药合作,预付款5亿美元,交易潜在总金额120亿美元(约860亿元人民币)。
860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国内创新药出海交易的纪录。
出海捷报频传,加上业绩持续走强,恒瑞医药迎来了价值重估。
去年年初,公司总市值曾低至2300亿左右, 而今已超4100亿,大增近1800亿元。
“出海”,被认为是近期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的重要逻辑之一。
由于医疗体系差异,创新药在国内外定价悬殊。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指出,我国创新药长期处于全球价格洼地,谈判价格通常比国际最低参考价中位数再低约39%。
这使得海外市场对国内药企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同时,经过多年积累,国内创新药行业正步入成果兑现阶段,出海成绩斐然,迎来“Deepseek时刻”:2024年出海交易总额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仅2025上半年,交易额就近660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
在此背景下,2024年以来A股“创新药”板块指数最大涨幅达71%。
恒瑞医药是国内药企“出海”佼佼者。
近年,公司将出海作为重要战略,并不断取得突破。
研发方面,2024年恒瑞管线中具备全球权益的创新药占比提升至60%,海外临床试验数量同比激增120%。这说明公司加大力度面向全球市场进行研发。
在重大交易上,2024年5月,恒瑞将自有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预计获得最高达60.35亿美元款项及Hercules公司19.9%股权。2025年3月,与默沙东就Lp(a)抑制剂HRS-5346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交易总金额19.7亿美元,创下恒瑞近年BD项目首付款新高。
恒瑞“出海”的另一关键举措是登陆港股。公司于5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99亿港元。
我们前文提到的恒瑞给美国Hercules公司有偿许可,实际上是“NewCo模式”。即成立独立新公司(NewCo),将授权管线剥离注入,从而获得股权和资金。港股上市不仅为恒瑞打通了新的国际融资渠道,也为其推广这种“产品+股权”的“NewCo”策略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平台。
此外,恒瑞医药基本面很硬,为估值成长提供了支撑。
去年以来业绩持续高增:
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22.63%和47.28%,双双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营收72.06亿元、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4%和36.9%,同样创同期历史新高。
此外,公司业务结构也显著优化。
恒瑞医药的收入来源中,创新药占比越来越大。2024年创新药营收占比达49.64%(历史新高),远高于2019年的27.5%。
为啥要看重公司的创新药占比?
近年,受集采政策影响,仿制药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且持续内卷,而创新药明确排除在集采之外。创新药虽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但成功上市后利润丰厚。所以,当前对国内药企而言,创新药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此外,2025-2027年,恒瑞还将迎来密集的创新药获批上市。
2018-2024年,公司保持每年上市2-3个创新药产品,进入医保2-3个创新药产品的节奏。据国泰海通证券,2025-2027年恒瑞每年将持续获批5个以上创新药。
公司财务健康度也明显改善。
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率达26.04%(同期新高)。说明盈利能力更强了。
此外,一季度营收增长20.14%的同时,销售费用仅增11.5%。
高销售费用曾是药企通病和腐败重灾区,往往源于产品缺乏竞争力。恒瑞近年来销售费用占比持续下降,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显示其依托真正的创新“护城河”,步入了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过一轮上涨,恒瑞医药目前估值仍不算高。
公司最新市盈率54.7倍,依然低于其近十年平均市盈率(61.38倍),更远低于化学制药板块整体市盈率(73.28倍)。
3、中国乳业数智化再进阶,伊利牵头发起首个乳业AI生态圈,伊利乳制品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