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领导人再聚北京,“中欧需要合作,也必须合作”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据新华社消息,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下简称“中欧峰会”)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今年的中欧峰会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走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科斯塔上周表示,此次峰会是欧盟与中国就彼此关切的问题进行坦率和建设性对话的机会。“我们想要对话,真正地参与,并取得切实的进展。”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欧盟方面频繁挑起对华纷争,老调重弹地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对华“去风险”等话题;峰会前夕,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名单上赫然出现了中国企业与金融机构。一些西方媒体也在渲染中欧之间的“紧张氛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看来,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中欧关系,避免“只聚焦问题”的片面之见。当前中欧关系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欧盟领导人远赴中国共同主持并参加峰会,正体现了欧盟同中国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意愿。
“我们不回避问题,但不能让西方主导叙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简军波对观察者网表示,峰会前夕在对华议题上释放“强硬”信号,反应出欧盟方面的一些战略考量。
在美国一些分析人士看来,美国是欧盟对华政策陷入“两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欧盟想和美国达成协议,而后者正在施压欧盟对华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另一方面,欧盟又需要和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简军波表示,美国政策的波动确实对中欧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经济层面,随着美国对华挑起贸易摩擦,并炒作所谓“产能过剩”,欧洲出现了对“贸易转移”的担忧。
据欧洲理事会网站消息,在此次访华期间,科斯塔和冯德莱恩将与中国领导人就中欧经贸关系和地缘政治挑战等议题进行探讨。
冯仲平指出,中欧关系要向前发展,就不能回避问题。他同时强调,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欧洲和西方在主导叙事,中国必须把自己的声音发出来。“任由欧洲主导这些议题是不公平的。”
1、持续低熵的新经济学(八)中国应该把建成世界头号能源出口国作为目标
2、黄奕女儿想辍学当爱豆,亲妈愁秃头:娃要闯韩娱,先过颜值审判关,黄奕女儿的照片
3、我大胆预测,俄罗斯与乌克兰将在不久——最迟不到年底——停战,俄罗斯和乌克兰会发生战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