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9 15:54 作者:娶猫的老鼠
30元洗头,酸爽新顶流,洗头20块贵不贵
作者 | 无菌卤蛋
来源 | 她刊
旅行时找个地方洗头,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在柳州,人们惊奇地发现,可以选择微辣、中辣、特辣的不只有螺蛳粉,还有让人被辣到跳起来的姜搓头疗。
在芒市,网友找缅甸阿姐洗头,洗着洗着发现阿姐突然爬到她的身上开始踩背,“脚都快伸到我脸上了”。
在潮汕,被牛肉嫩到说不出话的人们,调侃嫩牛秘方在特色头疗馆里也能找到:“洗个头一顿按摩,老黄牛般的肩颈都被捏松了。”
曾经迷恋在景点、网红店、出片机位打卡的年轻人们,现在一下车就直奔路边一家家不起眼的、散发着奇怪味道的小店,只为洗头。
洗头,正在成为年轻人个性和情绪价值的新出口。
女生,想洗个头怎么这么难?
小小的洗头,有时竟成了旅行中的头等难事。
在综艺《花儿与少年5》中,秦岚有天凌晨突然惊醒,发现同床的迪丽热巴不在身边,而是坐在阳台的椅子上。
原来,迪丽热巴洗完头后,发现所有人都睡着了,头发吹起来又久又吵,她不忍心打扰大家,便坐在阳台让头发风干,一夜没合眼。
同样在旅行中,因为民宿的电压问题,洗完头的金晨无法使用吹风机。
于是她自创“甩干大法”,试图通过疯狂甩头将头发甩干,只是头还没干,人先晕了。
听起来夸张,其中的麻烦很多女生都能感同身受:洗头,有时真的好累!
但现在,这届最擅长“把自己从头养一遍”的年轻人不再纠结,旅游中她们开始将洗头这件小事“外包”。
打开社交平台,许多旅游攻略正在从“特种兵48小时在XX必吃的20家店”变为“人生建议:来XX一定要体验一次洗头文化”。
年轻人旅游的第一站,不再是酒店、餐馆和景点,而是特色洗头馆。
抵达陌生的城市后,她们饭也不吃,直奔洗头阿姨而去,必须要让攒了几天班味的头好好洗洗。
就在街边一家家不起眼、甚至散发着奇怪味道的小店里,年轻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众“头部赛道”。
各种夸张如时装周最新单品的器具轮番往头上招呼,洗着洗着感觉头顶冒出了一圈圣光。
享受的不只有头发,还有肩颈按摩、熏蒸、拔筋、眼部艾灸……
有人舒服地感叹:“之前的头都白洗了!”
这一套流程进行下来,付款时,许多人会被价格震惊到说不出话。
这些被许多网友写进“人生建议必去”的特色洗头馆,多在南方二三线城市遍地扎根,本是当地的生活日常,却正在以“五星级的享受、1688的价格”重塑人们对幸福的感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好奇:这些“土土”的小店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人疯狂推荐?他们纷纷把洗头体验加入旅行清单,迫不及待出发。
特色洗头,全国走红
在广西的大部分城市,大多数被奉为“五星级享受”的特色洗头馆,洗一次只需要30元左右。
它们的招牌大多由纯色底与超大字体构成,仿佛将时间暂停在上个世纪。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路过这般招牌的发廊、餐馆、手机店,绝不会多看一眼。
但现在,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正从店里飘出来。
先飘出来的是一阵浓浓的辣味。
有些不适应的人,可能会因此皱鼻。不过,等习惯这种纯粹的植物味后,就会嗅出一阵温润的茶香。
环顾四周,各种颜色的塑料桶里放着各种颜色的液体,仿佛误入染料加工小作坊,让人好奇。
笑眯眯的阿姐,现场用榨汁机将几块姜榨成汁液,用带口音的普通话介绍:“捏捏捏,搓姜要加热水的ber!”
躺下后,先是一顿按摩。头顶传来指腹按压的力度,蔓延到额头、脖子、肩膀、后背。
有的网友甚至还会被支棱起来,从头一直捏到腰,捏得人松松透透的。
阿姨将淘米水或是茶麸水倒进池中,从头顶的环形管循环流出,缓缓流经头发、发丝。
植物带来淡淡香味和柔和触感,让用惯科技产品的人们,少有地感受到头发仿佛正在大自然里呼吸。
主角此时方才登场:搓姜,一系列放松的铺垫后最令人期待的刺激体验。
阿姐介绍,姜可以促进毛发生长,可以选择微辣、中辣、重辣,用打碎的姜汁一直把头、肩、背搓到发热,从而将湿气排出。
有的人觉得很暖,不过,感受也因人而异。
看到一位女生被辣到大叫,阿姐用带口音的普通话说:“你的反应不算大咧,之前有个人来洗,淋姜汁后直接跳起来喊‘我不做了,烫xi我了’。”
也有网友躺不住了想逃,眼尖的阿姐一把将她薅了回来,淡定地继续清洗,边洗边开始投喂食物,“捏捏捏,你吃点砂糖橘咩。”
这并不是个例,走进不同洗头馆的女生们,很多都得到了来自阿姐的各种投喂。
她们吃到了砂糖橘、甘蔗、马蹄、蛋散、凉茶、玉米糖水,甚至还有阿姨自己要吃的饭菜……边吃边洗,舒适与刺激交替,体验感拉满。
有的不仅吃,还连吃带拿,将阿姐自己的私人吃喝攻略也给掳走。
不再跟风去网红店排长队,就近就能解锁当地人爱去的老店。
洗完后,阿姐手法专业,又吹又卷,力求让每个女生都拥有一头漂亮、蓬松的秀发。
一些女生感叹:“我在家根本吹不出来这种,头发蓬松到直接变成刘亦菲。”
直到结账走出门的那一刻,阿姐的热情都没有结束。有女生回家后仍念念不忘:“两个姐姐都人好好,不停让我们吃马蹄,要给我们打包带走”。
另一位女生也提到,她去的时候老板娘不停地给她投喂橘子和甘蔗,临走竟还送了螺蛳粉。
而在搓完姜大约十多分钟或一个小时后,当皮肤的辣感逐渐褪去,许多方才被辣到度秒如年的人,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清爽。
等到旅行告一段落,有网友表示:“离开第一天就开始想念柳州洗头。”
她们有的在回家几天后,惊讶地发现,“很神奇的是,头确实好久都不会痒痒的。”
某些程度上,旅行的幸福感就被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延长了。
不只柳州,在芒市体验过缅甸阿姐爬到身上全方位踩背的缅式洗头后,网友震惊地建议:“全国推广!”
在潮汕被鲜美的牛肉火锅治愈的人们,同样在洗头馆里找到了救赎。
有网友感叹自己僵硬得像老黄牛的躯体都被疏通了:“整个肩胛骨都被按通了。”
这些特色洗头,本是旅途中不起眼的一次选择,却正为年轻人带来从头到心的幸福感。
它带来的便利和愉悦,不只是“洗个头”这么简单。
南方的许多城市,夏天湿热难耐,晚上睡前洗净吹干的头发,早上出门头发前又会变得油而黏腻。
可再洗一次,往往头还没洗完,身上又是一身汗。
当地人可能在日复一日的潮热中,习惯这种环境,但对于游客来说,这种洗头困境的最佳解法,便是城市路边随处可见的特色洗头馆。
不同于印象中的理发店,这些特色洗发馆的“主理人”通常就是洗头阿姐本人,大多不提供剪发、只洗头,地上没有碎发散落,空气中飘着自然的草木香。
洗头时使用的姜、茶麸、麦麸、大米之类的植物,多为当地的常见作物,产量大、价格低,所以收费也不贵。
除此之外,其在传统文化里也具备药用价值,例如据《本草纲目》记载,茶麸具有去屑防脱、止痒黑发等作用。这些文化价值带来的体验感超越了洗头本身,成为一段旅行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
于是,当一个既便宜、特别、轻松又承载着文化、风土人情的小众项目被年轻人发掘,并逐渐由清洁需求变为一种特色享受,已于当地流传百年的特色洗头在全国走红,或许不足为奇。
换句话说,在一件稀疏平常的一件小事上,让自己心安理得地享受,正在成为一种被更多人认可的生活方式。
只是度过平静而又幸福的一天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情绪价值的满足视为心安理得。
古早综艺《变形计》中,从来没有被别人服务过的高占喜,在城里的理发店里第一次躺着享受洗头服务时,在沉默中流下两行眼泪。为他洗头的女生轻柔地拭去泪水,却不知道他为何流泪。
那是一种复杂的感受,借由被人洗头的一刻汹涌而出。父亲失明,母亲病弱,他从小扛起整个家,独自解决所有事,从来不知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被允许成为一种放松。
而常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即便习惯了享受巨大的便利,也不一定能接受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心安理得地对自己好。
有网友带妈妈去柳州旅行的时候,提出带妈妈去体验一下茶麸洗头,母亲的第一反应便是拒绝:不想浪费钱。但洗了之后,“真香”了。
听到要去头疗,一位网友的母亲同样下意识地拒绝:“拿钱给别人洗头?我才不去。”
不过,想到出行前曾“发誓不扫兴”,她还是去了。没想到这一妥协,解锁了50多年来从未享受过的服务,母亲甚至想要长留柳州了,“舒服,真比自己洗还干净。”
说来奇怪,不管是哪一代人,我们从小到大最擅长的就是忍耐,并视之为修炼。
现在,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满足,修炼并没有作废,幸福感却直线上升。
对自己好一点,并不意味着非得购买什么,坠入消费主义的陷阱。有时或许只是在于,说出心里想说的话,做一件真正想做的事。
比如一直想看一次脱口秀的房主任,她生平第一次“为这种事花钱”,就是一时冲动买了一张220元的脱口秀门票。
当时,女儿需要她交一笔不多的学费,她本该和之前每一次一样,为家人让步,将钱用在“正事”上。
那一次,她咬咬牙,将自己唯一一副首饰卖掉、交上学费,保住了那张通往脱口秀的门票。
正是那一次只为自己的享受,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在现场接住了演员递过来的话筒,引发全场大笑,有人叫她“上去演”。
后来,视频在网上被传播了上百万次,那是她第一次发现,原来真的能有别的活法。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如今,点开社交平台,很多人都在分享“我们怎么样才叫对自己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始终是别人的答案。哪怕是许多人都想体验的洗头,有些人也并不适合,甚至还会过敏。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件事本就只对自己重要。但,这便够了。世界上的所有改变,一开始都是从自我满足中来的。
所以,对于你来说,那些看起来可有可无、做起来让你幸福的事究竟是什么呢?
有一天,当你回想自己做过的事,也许会想起曾有那么一次微小的幸福:
你抽到了一个想要很久的LABUBU;
在一场脱口秀里,你被一个旁人并不理解的观点深深触动,发现了更多关于生活的视角;
不想自己弯腰洗头的一天,你躺在洗发馆的床上,嗅着温润的茶香,感受着舒缓的按摩,任由柔柔的茶麸水从头皮滑向发丝,你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你还有更多选择。
你不必弯腰,不必解释,只需度过一个平静而又幸福的一天。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2、米体:尤文想用道格拉斯-路易斯加阿图尔和葡体交换尤尔曼德,尤文图斯教练皮尔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