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员工,卖了30亿,28名员工赚70亿
4万亿美元巨头来“抢人”了。
近日,市值刚创新高的芯片巨头英伟达被曝新动作——以超过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AI初创公司CentML。交易完成之后,CentML的19名核心成员,将全部收归英伟达麾下。
CentML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AI 应用程序的性能优化,其开发的软件能在 AI 模型和芯片之间运行,以提升模型推理和训练效率,解决了市场对高效 GPU 使用的迫切需求。
成立三年,公司获得两轮融资,最后一轮投后估值达到3亿美元。也就是说,CentML的早期投资人都能通过这笔交易实现体面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对于CentML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10月,英伟达就参与了CentML的种子轮融资。而当时这笔融资很有意思,不仅包括股权融资,还创新性引入未来股权简单协议(SAFE融资),也算是为后续资本运作埋下了伏笔。
95后华人AI创业,估值30亿
CentML的总部虽在多伦多,但创始人却是一名95后华人小伙。
王尚出生于山东青岛,2018年从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随后在该校继续深造,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阶段,他师从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Gennady Pekhimenko教授。
求学期间,王尚积累了丰富的实习和工作经验。本科阶段,他曾在谷歌、英特尔实习四次。研究生毕业后,他加入英伟达担任深度学习软件工程师,深度参与GPU性能优化工作。正是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洞察AI硬件效率低下的行业痛点,也为其日后创业建立了关键人脉。
2022年是一个关键节点。当时,GPU的供应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凸显。市场数据显示,当时AI模型的规模正以每年约10倍的速度增长,算力缺口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全球GPU的平均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量计算资源在空转中被浪费。
正是这一背景下,王尚与导师Pekhimenko共同创立了CentML,致力于开发运行于AI模型与底层芯片之间的软件,从现有芯片中挖掘额外的性能和成本效益,以提升模型推理和训练效率。
“从本质上讲,CentML所做的就是帮助客户从现有硬件中获得更多收益。”CentML联合创始人Pekhimenko曾在采访中表示。
CentML的产品主要包括Hidet和DeepView两款开源工具。其中,Hidet是公司的拳头技术,主要充当AI模型与芯片之间的“翻译官”,挖掘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硬件潜力,使AI训练更加高效、成本更低。根据官网数据,Hidet能够帮助客户利用非高端AI芯片,将AI模型的推理和训练速度提升高达8倍。
截至目前,CentML已拥有多家重量级客户,包括英伟达、亚马逊、Snowflake和甲骨文等。
事实上,关于CentML被收购早有征兆。
6月初,据外媒报道,CentML已经终止了其在加拿大的联邦商业注册,并随后向公司客户发表了一份电子邮件,称CentML将于2025年7月17日正式结束运营。
此外,该报道表示,当时有好几家公司都向CentML抛出了橄榄枝,只不过英伟达开出了超过了4亿美元的价格,凭借“钞能力”直接劝退了其他竞争对手。
具体来看,这笔交易的基础收购金额预估超过3亿美元,其余部分为Earn-out条款,额外盈利支付与业绩目标挂钩。
从英伟达的软件工程师,到创立CentML,再到被英伟达收购。辗转3年,王尚再次重回老东家,只是这一次,他的身份和身价都已今非昔比。
始于2023年的筹谋
严格来说,CentML之于英伟达更像是一场“养成系”收购,因为早在公司成立之初,英伟达就已经盯上了这个团队。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CentML成立3年,共获得了两轮外部融资。分别是2022年6月,获得由Radical Ventures领投的350万美元Pre-seed融资;以及2023年10月,获得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Gradient Ventures领投的27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正是在2023年这笔种子融资中,英伟达首次以投资者身份现身,与德勤创投、汤森路透创投、Radical Ventures等知名风投共同出现在了资方列表中。资金注入后,CentML团队短时间内实现规模翻倍,英伟达也随即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硬件折扣与技术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那笔融资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股权交易,还创新性引入了一种新型融资交易形式——SAFE融资,即“未来股权简单协议”。
SAFE融资与传统“现购现股”模式大相径庭,本质上是一种投资承诺协议。SAFE模式下,投资人先对企业进行现金投资,当未来某个特定事件(例如下一轮融资)发生时,才会按照折扣价将投资款换算为股权,通常情况下,这个折扣是7到9折。
在SAFE交易中,初创企业和投资者无需进行复杂的协议条款谈判,只是把谈判重点放在未来的估值上限和折扣率这两项内容即可。
对于投资人而言,SAFE协议的优势显而易见。就是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更短的时间,获得具有高速增长潜质公司的股权,同时锁定投后估值又给投资人提供了较强的反稀释保护。
不难看出,早在两年前的这笔投资中,英伟达的意图就已超越单纯的战略投资范畴。通过SAFE协议,英伟达以较低成本锁定了CentML的未来股权,为今天的全面收购埋下了伏笔。
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毫无疑问,CentML的技术将帮助英伟达满足其对GPU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但此次收购的关键,更多还是出于黄仁勋对顶尖AI人才的渴求。
据了解,在此次交易中,王尚和三位联合创始人以及15名工程师全部被打包带入英伟达的AI软件部门。
其中,王尚将负责 AI 系统软件的管理,其导师Gennady Pekhimenko则成为英伟达的AI软件高级总监,前CEO Akbar Nurlybayev担任AI软件高级经理,首席架构师Anand Jayarajan则担任工程经理一职。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黄仁勋第一次通过收并购达到招募AI人才的目的了。
远的不说,6月29日,英伟达刚刚完成了对AI公司Nexusflow的收购。这是一家专注于AI安全与自动化领域的初创公司,曾在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1060万美元,Fusion Fund等为投资方。
此次收购同样是一次“人才导向型”交易。Nexusflow的CEO 焦剑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18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电气、电子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人教授;另一联合创始人朱邦华同样是清华校友,2024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收购完成后,焦、朱二人及Nexusflow的核心研发团队整体加入了英伟达的AI安全与自动化研究团队。
不只是英伟达和黄仁勋,时下包括Meta、OpenAI等科技巨头都在不遗余力的抢夺AI人才。
比如Meta。我在《有一笔超1000倍回报的投资诞生了》一文中曾介绍,扎克伯格因对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不满,正亲招募约50名AI专家组成一支超级智能团队,致力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而豪掷148亿美元收购Scale AI,正是为了将95后华裔天才创始人Alexandr Wang及其核心团队纳入麾下,为这支超级智能团队注入关键力量。
巨头们纷纷投入重金“抢人”的背后,是强烈的人才焦虑。
《财富》杂志近期指出,“全球顶尖AI专家属于稀缺资源,目前全世界加起来总数还不到1000人。”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则预测,AI人才缺口预计到2027年仍将持续,短期内难以弥补。
在AI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人才已成为最稀缺、最关键的战略资源。
1、裁判评议:石家庄功夫vs南通支云两个争议判罚裁判均判罚正确,石家庄真功夫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