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贪财好色只是释永信诸多罪行里微不足道的一条,贪财好色怎么理解

时间:2025-07-29 05:13 作者:真廷华

贪财好色只是释永信诸多罪行里微不足道的一条,贪财好色怎么理解

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发布公告同意对释永信的戒牒予以注销。

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严重违反佛教戒律。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面对释永信的落马,我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在十年前他就被自己的徒弟举报过,其侵吞庙产、妻妾成群、子女成行的行为。

只是一直没人管而已。

因为释永信是一张“文化名片”。

明知道他酒色财气无一不沾,功名利禄无所不爱,却无法否认正是因为他“追名逐利”的本性和天才的商业头脑,才把一度沦为废庙的嵩山少林寺变成了偌大一个旅游景区,乃至“中国功夫”“传统佛教”的代表。

“少林寺”这三个字的含金量早就不再是一个宗教场所那么简单,它身后是一个巨型的商业文化帝国。

1986年,释永信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1987年,成立少林寺武术队。1988年,成立少林寺红十字会。1994年,成立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会。1996年,创办《禅露》杂志。1999年,建立少林文化研究所。2001年,创建少林寺网站。

现在全国各地寺庙里风行的佛学文创,佛学周边,人家释永信早年早就尝试过了。

不要把他当作一个高僧,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而是把他当作一个纯粹的商业执行官的话,你会发现他干得真是不错。

说实在话,上班敲经,下班吃肉,左手佛珠,右手美女也并非释永信一个人的专属。

本人从小跟着家里人四处烧香,对于和尚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早就见惯不怪。信徒们用金钱、豪车、天价袈裟和土地来供奉和尚也不是今天就开始的。

佛教寺庙在我国除了是宗教场合,还一直肩负着金融和娱乐的功能。

看过《长安的荔枝》的朋友一定对开头一幕印象深刻。在长安打工十八载后李善德终于有能力在郊区买下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和现代人一样,付不起全款的他不得不选择贷款。

唐朝的时候还没有银行,给他发放贷款的组织是招福寺。这笔贷款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作“香积贷”,本金叫“功德”,利息叫“福报”,贷款凭证叫做“库帖”。

因为相信因果报应,贷款人宁肯饿死也不敢欠寺庙的钱,因此坏账率一直都很低。让现代银行流下了羡慕的眼泪。

南北朝和唐朝只是开端,真正把它“发扬光大”是在宋代。

《水浒传》里鲁智胜住过的大相国寺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开封,愣是占了500亩的土地。其中有64个禅、律院,养和尚1000多人。那么多人当然不能白养,于是相国寺搞起了“商业综合体”,寺内大广场每月开5次展销会,包括每月1日、8日、15日、18日、28日,叫“万姓交易大会”。

除了放贷和开百货公司,大相国寺的烧猪也是一绝。相国寺的和尚联合经营猪肉生意,带头者叫慧明,搞了一个“烧猪院”,大概觉得这样也太大鸣大放了,后来改名为“烧朱院”。

至于娶妻纳妾生子,那就更不算什么大事情了。著名古代笑话集《笑林广记》里有一半的黄色笑话都和和尚有关。宋代南昌漳江门外,一所名为水陆院的寺院,主要的营生是妓院,和尚是老鸦。到了明清时期,尼姑庵更是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地,外头看着是清净寺庙,里面其实是做皮肉生意的。

比起现在那些浑身名牌的酒肉和尚好不到哪里去。

真正让释永信落马的关键是“刑事案件”。关于他踩了政治红线的传闻,在没有得到官方报道认可之前我们不予置评。

以上这些并非毁僧谤道,只能说佛学一路过于艰辛,出家人之间的斗争和倾轧说不定比我们这些在尘世里的人更加严重。

摘录一段祝勇老师在《皇城北京》里说的一段话:

“佛”字中蕴含的深意:“人”字是告诉你,佛不是天生的,人人都可以成佛。“弓”则代表着成佛路上的曲曲折折,而那一撇一竖则表明,尽管成佛的道路上充满曲折,但有两条规律是亘古不变的,一条为因,另一条为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释永信终于要吞下自己贪婪的恶果了。


抹茶白金包 | 图片来源于网络

Top

1、转型关键期,学者共议房地产如何高质量发展,房地产聚焦战略

2、支教尾声的热闹筹备,支教仪式

3、VT-4坦克、03远火、071登陆舰登场?泰国柬埔寨冲突扩大,要打成全面战争了?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wxw59.cn/REP/detail/dtmepr.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真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