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03:19 作者:鬼灯火
6名大学生溺亡的致命140分钟:从坠落浮选槽到被救出,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东北大学55名师生参观浮选车间时发生坠落事故,6名学生坠落浮选槽,1名老师抓住浮选机边缘获救。12时01分,第一名人员被救出。12时40分,最后一名人员被救出。6人全部不幸遇难。
从坠落到救出,中间的140分钟发生了什么?把时间线拉长,这51名学生和4名老师从进入选矿厂到发生事故,又经历了什么?
7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获准进入涉事厂区探访,用现场见闻还原这起事故的起始。
事前做了不少安全培训和告知
浮选槽顶部的参观通道较狭窄
7月21日,来自东北大学的51名矿物加工工程2022级本科生和4名老师乘坐火车抵达厂区,当天下午企业对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
据央广网消息,东北大学于2023年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先后于2024年3月、2025年3月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此次事故矿进行毕业实习。此次生产实习时间2周,其中现场实习1周。
安全教育培训分多个部分,其中一部是观看安全讲解视频,视频中专门提到了选矿区要防止淹溺事故:进入选矿部时必须由公司专人陪同,请在指定通道内行走,不得偏离路线,进入机械设备运行区域,防止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淹溺、高处坠落等事故。
7月25日,进入厂区探访的记者也经历了相似的安全培训。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安全视频,还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专门制作的安全PPT,再次强调了作业现场的风险和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安全文化等,并告知了现场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之后,每位学生都签订了一份安全告知书。
▲来访者安全确认卡
当日,记者经历安全培训并在告知书签字后,工作人员继续口头提醒,选矿厂存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速坠落等风险,要注意防护,工作人员说也有向学生做提醒。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主管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赵春波说,考虑到学生才二十出头,在家都像孩子一样,还做了很多额外的安全告知。
赵春波表示,虽然进行了这些提醒,但仍有学生在参观时走出了绿色安全通道。
赵春波所说的安全通道,就是在车间内划定的一条绿色区域,在车间一层这条通道有大约两米宽,比较宽敞,但在浮选槽顶部的参观通道宽度不足一米,在不侧身的情况下仅能容纳一人通行,通道一侧是护栏,另一侧是没有铺设绿色垫子的其他格栅板。
▲浮选槽上方的绿色通道较狭窄
救援队知情后赶到现场用了约7分钟
“浮选槽有一定深度,救援难度较大”
23日上午,学生们走进浮选车间参观,同行的有51名学生、4名老师和3名厂区工作人员。
7月25日,记者在已经停工的浮选车间内听到了非常明显的风噪声,处于生产中的车间,噪音可能会更高,而这些参观的学生并没有佩戴收音耳机。
7月23日10点20分左右,当学生们走到浮选槽上方不足一米的通道上参观时,意外发生了。
事发时在现场的车间主任李春爽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说,他当时正在给前面的老师和学生讲解,后面的学生也想看,可能直接从后面绕过去了。李春爽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在相似车间指出了学生坠落的大致位置,位于两台浮选机中间。
红星新闻记者7月25日现场观察看到,两台浮选机中间的格栅板距离绿色通道有两三米的距离。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道下方也是一样的,通道上的绿色垫子是为了防止鞋跟卡住而铺设。
▲透过格栅板看浮选槽
赵春波告诉记者,发生事故的时间大约是10点24分,带队车间主任第一时间关掉了学生掉落区域的机器,并呼喊周边的工人抢救。之后,他联系了中控室把所有设备全部停掉。这期间,坠落时老师“扒了底下沿儿”没有掉落,被现场工作人员很快救出。
10时58分,公司矿山应急小队抵达现场,距离事发已经有大约35分钟。对于这一间隔,赵春波解释说现场处置之后要层层上报,报到厂长级别后通知应急小队,还要报到公司主管领导、董事长,研究预判是否要启动大的应急预案。“现场指挥部谁来负责,成立保障组、抢救组、通讯组、医疗组等”,赵春波介绍应急预案时提到。赵春波说,救援小队从接到报警到赶到现场用了大约7分钟,并且救援小队到达之前现场工人也在进行救援。
之后的一个小时四十分钟里,救援人员紧急抢救坠落的学生。从12时01分到12时40分陆续救出了六名学生,坠落人员被救出后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经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
对于救援队抵达后一个多小时才能救出坠落学生,一位矿山、危化安全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师王工(化名)告诉记者,浮选槽有一定深度,人掉下去救援难度比较大,并且救援时可能要先把里面的介质放干净。“先期救援的情况下,可能还要先根据现场的情况,要制定一些专用的方案措施,才能把人救出来,所以救援时间相对来说要长一点。”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浮选槽深度6.5米,底部距离格栅板则有大约8米。正常工作状态下,浮选槽内液体深度约6.3米。人掉入这个深度的矿浆内,生还的概率十分渺茫。
▲厂区生产车间
遗体损毁等多个猜测被辟谣
企业副总称调查组26日进驻企业
事发后,关于事故原因和经过,网上出现不少猜测,如学生遗体被扇叶损毁、矿浆温度高有毒、受伤老师截肢等。在探访中,厂区负责人对网传消息进行了辟谣。
对于遗体损毁的猜测,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选矿部部长王瑞表示,安装在浮选机上部的传动电机通过浮选机驱动中轴带动底部的叶轮旋转,搅动矿浆循环,使底部矿浆向上流动。底部叶轮上方有端板,同时定子将叶轮四周包围,叶轮端板上方无其他运动部件,不易发生机械伤害。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也看到,浮选槽内有一个垂直轴带动叶轮转动,轴体的顶部还有一个蓝色设备,人员掉落进入叶轮区域的可能性很低。此前,当地殡仪馆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遗体没有损毁。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矿浆药剂参数
对于矿浆的温度和毒性,赵春波表示矿石主要是黄铜矿和辉钼矿,和使用的药剂一样都是无毒的,并且员工日常都要在车间工作,不可能让他们长期在有毒的环境工作。而矿浆的温度大约在33度。王瑞还提到,根据以往流程取样与矿浆的直接接触、佩戴医用丁腈检查手套接触的经验,体感并无明显的炽热感。
据央视新闻24日的报道,事故中受伤的老师目前正在医院治疗,央视发布的照片也能看到老师并不存在截肢之类的严重伤势。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事发后老师的心理压力较大,不愿接受媒体采访,希望不要再对他有更多的刺激。
▲被救出的老师 图据央视新闻
红星新闻记者现场观察时发现,开放参观区域的多个格栅板上存在一些缺口。对于这些缺口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厂区负责人并未直接回应。
▲部分格栅板上能看到小缺口
赵春波表示,事发时的监控已经被封存,事故具体的原因要等待调查组调查。
24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内蒙古自治区针对此事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而赵春波25日接受采访时提到,调查组会在26日进驻企业。
红星新闻记者 刘亚洲 实习生 安雅涵 内蒙古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