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22:10 作者:仲星羽
对话蜜度研发副总裁:AI智能体正重塑办公校对新范式,度秘是百度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助理
(文/刘媛媛 编辑/周远方)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幕。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大会聚焦AI技术前沿突破与产业融合创新实践,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
在参展企业中,专注于大模型垂直应用的人工智能公司——蜜度,围绕“让工作更轻松AI for Easy Work”的理念,于本届大会上重磅发布了“AI+办公”领域的三大创新成果:V助手2.0舆情分析智能体、模力通2.0AI公文写作助手、以及校对通多模态内容校对智能体。
其中,校对通多模态内容校对智能体主要针对的是传统校对模式所面临的“格式兼容难、错敏识别不全、操作繁琐”等痛点,以“自动化+多模态+ 35类错敏精准校对”的核心能力,让校对工作升级为“AI 智能体”服务。
为更了解校对通智能体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观察者网在现场与蜜度研发副总裁、智能校对事业部总经理张晓娟进行了深入对话。
以下为对话实录:
观察者网:蜜度今年是第几次来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观察者网:所以每年都会带来一些新的产品?我知道去年waic期间蜜度发布了蜜巢3.0大模型,相比之前的模型性能更高、落地场景更广泛,那么今年我们又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
张晓娟:我们今年的主题其实是围绕“AI for Easy Work让工作更轻松”展开的,智能体是大模型落地之后当前比较主要的一个智能形态。蜜度在整个展会期间带来了两个智能体和一个AI公文写作助手,三个AI+办公新产品。
观察者网:这些产品跟以往相比有什么升级?
张晓娟:从三个产品形态分析,两个智能体+一个AI公文写作助手,都代表了“AI+办公”的应用场景。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年大模型应用场景的不断服务和探索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成绩,大部分落地的大模型都与我们的业务紧密结合,并且是客户最需要的三个方向和落地形态。
今年我们将蜜巢、文修两个大模型作为我们的算法底座。在应用层面上,改变AI软件的交付方式。
原来说传统的AI软件是SaaS形式,即功能越多越好,有多少功能都交给用户使用。但在新的大模型背景下,用户反而希望得到的功能越少越好,最好自己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下一个指令就能完成任务。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AI软件交互变革的逻辑。而我们今年带来的智能体,包括校对通、V助手2.0,都是在这个思想和趋势的指引下落地的产品。
今年我们的主要工作围绕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包括在各个领域应用场景进行服务探索。经过一年的沉淀和需求去伪存真,最终我们决定依旧聚焦在“AI+办公”场景下,为党政机关、媒体客户和国家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用的AI+办公服务。
我们可以直接提供智能体,让这个智能体去完成用户所有的操作,这是今年最大的变化与升级。
观察者网:我们的客户主要还是政务单位和媒体?在政务、媒体行业等垂直领域场景中,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或数据可以证明蜜度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另外从质量上分析,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拥有100多家出版社和几百家媒体客户,这些客户对审校有明确需求并且非常专业,他们认为蜜度的校对软件在人们容易忽视或者找不到问题的地方,都能够准确提出。
观察者网:其实市面上也有很多同类型的产品,蜜度相比其他企业产品有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
第三个优势我认为是公司的服务多样性高,包括本地化部署VPN接口和软件SaaS形式,以及当前的智能体系,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且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与许多合作伙伴,例如科大讯飞和华为昇腾,在他们的生态中引入我们的能力,以赋能合作伙伴。
对出版行业而言,并非单一的校对软件就能解决所有校对问题。例如,教辅图书的校对需求和科技类图书的校对需求就有不同。另外还有少数民族语言图书的校对、广告法的校对等等,这些对校对来说都很具有挑战性。
我们还需要持续深入业务、了解场景,随着业务的增多,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深,了解到的需求越多,产品能力也需要相应的“进化”,这些都是我们的升级方向。
观察者网:您认为校对通代表的AI 智能体能否重塑未来办公范式?
观察者网:蜜度目前主要是To B,客户到位政务单位和媒体,后续是否考虑拓展C端市场?
张晓娟:当前整个公司业务模式还是会聚焦于B端市场。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从行业角度看,您认为未来智能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行业可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张晓娟: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大模型智能体带来变革,目前许多产品开始从功能交付到结果交付进行变化。
1、三星与特斯拉签下千亿芯片代工大单,马斯克发声,三星芯片代工超过台积电
2、34岁男子为救溺水男童不幸身亡 生命最后一刻仍将男童托举出水面
3、泰国和柬埔寨就停火协议达成一致,泰国和柬埔寨交界的地方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