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收租49.12亿港元,恒隆集团有信心今年实现微增长,靠内地市场强劲支持,恒隆去年保持了收入上升
“公司有信心今年实现微增长,但要看第三第四季度的情况。”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在2025年度中期业绩会上说道。
7月30日,恒隆地产及恒隆集团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会,会上管理层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期内,恒隆集团实现总收入52.0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79亿港元减少18%;整体营业溢利34.0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6.13亿港元减少6%;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1.9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1亿港元下跌7%。
恒隆集团将收入下滑归因于物业销售收入下跌。报告期内,恒隆集团实现物业销售收入1.61亿港元,同比下跌87%,其中,内地物业销售收入0.1亿港元,同比下跌60%;香港物业销售收入1.51亿港元,同比下跌87%。
相较之下,酒店业务虽占比不大但表现亮眼,报告期内,恒隆集团酒店收入为1.29亿港元,同比上升84%。
公告显示,恒隆集团酒店收入均来自于内地,旗下持有沈阳康莱德酒店、昆明君悦酒店两个酒店项目,前者上半年实现收入0.62亿元,同比减少3%;后者于2024年8月开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0.57亿元。
具体来看,上海恒隆广场、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昆明恒隆广场、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武汉恒隆广场期末出租率全部下滑,导致其收入同比分别减少7%、2%、4%、2%、2%。
以上海恒隆广场举例,恒隆集团直言,报告期内,上海持续面对办公楼供应过剩挑战和市场租金下行压力,受市场挑战持续及当地市场维持疲弱导致单位租金下调影响,上海恒隆广场两座甲级办公楼的收入合计下跌7%。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下滑六个百分点至82%。
可参考的是,戴德梁行在2025年二季度报告中指出,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呈现量价继续承压。数据显示,本季度净吸纳量仅8.53万平方米,环比、同比分别下滑18.4%与67.6%。受新增供应冲击,市场空置率持续攀升,至季度末达23.6%;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承压下行,降至6.99元/平方米/天,环比跌幅1.9%。
“这个交易不单单是把商场的体量增加40%。”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表示,更重要的是,商场在主干道的外立面会从90米增加到290米,令商场的整体氛围有很大的提升,是绝对的优势。相应地,杭州恒隆广场未来的收益和回报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卢韦柏还强调,与杭州百大集团的交易是非常好的合作,目前也是最好的时候,“如果自己能控制,希望交易还能再早一点。”
除了和百大集团的交易外,恒隆集团自身也有不少增量即将入市。
其中,无锡恒隆广场第二期发展项目包括无锡“恒隆府”及无锡锡喆寓,希尔顿格芮精选:前者由两座住宅高楼组成,合共提供超过500个单位;后者包括一幢七层高的新建大楼及一幢三层高的文物建筑,合共提供105间客房。整个第二期发展项目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起分阶段落成,无锡“恒隆府”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预售,酒店则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业。
“杭州恒隆广场商场预计会在2026年年中开幕,目前预租率达81%。”卢韦柏补充道。